初冬凉意渐浓,兰山区义堂镇千山木业车间内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一块块环保健康的橡胶木颗粒板材,经过高温热压锻造等近40余道工序制作完成,走下生产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千山已升级成为“中国板材10大品牌”“行业10大影响力品牌”。
从作坊式加工厂到智能化现代工厂;从“散乱污”的经营局面,蜕变成为如今绿色、健康、高品质的产业格局……近年来,兰山木业历经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加快智能化改造,推进绿色化转型,实施全产业链战略,推动木业产业凤凰涅槃、提质增效,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攻坚破难、铿锵前行。
“世界板材看中国,中国板材看兰山”。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张人造板下线,到如今成为全国最大的板材生产、交易和出口基地,产业链完善的“木业之都”,兰山区木业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全区主导产业之一,成为兰山一张靓丽的名片。规模壮大的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破解之路虽然艰难,却义无反顾。
2019年,兰山区把推动木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提振经济的着力点,通过技术改造、智能化升级把抱团发展新理念,努力打造一个以绿色为方向、以标准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带动、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的中国木业科技城,走出一条“木业之都”的绿色转型新路径。
该区按照“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规划了18.94平方公里的木业产业园区,打造高产业关联度的一体化中国木业科技城,实现木业产业协同发展。制定出台了《木业企业入园管理办法》,通过把好“入园资格、投资标准、亩产效益”三个关口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分类指导,精准帮扶,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帮助更多企业有机会应用国际先进设备提升产能和标准。
目前,兰山区制定木业企业入园标准20余项,搬迁整合传统木业企业200余家,培育提升本地木业龙头企业20家,引进全球顶端木业生产线4条,招引落地高端木业企业32家,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亿元,年产值可达300亿元,进一步擦亮了“木业之都”的品牌。
在新港集团偌大的生产车间内,送料、铺装、预压、热压……从原料进入到成品出库,看不到一位工人。在操控室里,每一套工序在大屏幕上全程显示,6名工作人员监控仪盘表上的参数变化。这条年产30万立方米高端均质超强实木颗粒板生产线是国内同行业先进的设备之一。
新港木业、千山木业、福达木业、凯源木业……环视临沂西城,一批大型木业企业正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和设备升级,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作用,辐射带动一大批配套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大型企业引进世界先进的工艺设备和生产链,无疑是最快速有效的转型途径。但动辄上亿的成本投入,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木业企业来说,显然难以做到。为此,一大批中型企业通过联合抱团、股份合作的方式,实现“华丽转身”。山东旭美尚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范。
2017年11月,山东旭美尚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3亿元,由5家中型企业整合周边35家小型企业,联合投资筹建,是临沂加大小散乱污企业治理、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破解工业围城现象的支撑项目。
如今旭美尚诺的产品供不应求,年产能达到40万立方米。通过联合抱团、股份合作,旭美尚诺正走出一条本土企业主动求变自强之路。
助力木业产业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循环,兰山区联合巨量引擎山东分公司举办了“一板一眼看兰山”板材直播活动,101位网红达人直播282场次,促成意向合作金额6.4亿元。
以改革破难题,用转型添动力。目前,兰山木业正沿着“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中小企业抱团一批、小微企业联合一批”的思路,正确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切实做到上大不挤小、联小促进大,形成大企业与小企业各得其所、多赢发展的局面。
做优一个,带动一片。兰山区以木业转型升级为突破,统筹推进智能仪表、塑料制品、体育用品等产业转型升级,投资50亿元建设仪表产业园、绿色食品城、塑料科技城、体育用品城,引导企业入园转型、集聚发展,坚定不移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